|
从1980年代到新世纪前十年,台湾流行音乐依然占据华语流行音乐的主导地位。而聚光灯之外,新世代的第一批台湾乐队也在悄然登陆。
但另一方面,却是整个音乐产业的变革。随着21世纪第一个十年互联网数字音乐产业打破大唱片公司对音乐全产业链的垄断,从制作到发行的门槛降低,音乐生产的权力下放到个人,听众变得分散,台湾音乐产业也受到强烈冲击。“流行音乐产值从2000年的160 亿元新台币大幅萎缩至目前1/10 不到,其中(产业内)人才不足是最大困境。”《2017年台湾流行音乐产业发展报告》中写道。
乐队火了?
台湾乐队的成功登陆,似乎让各方看到了内地乐队文化的兴起迹象。
网易云音乐的原创音乐人扶持项目“石头计划”的原创作品征集进入第三季,首个赛季选择以摇滚为主题,乐队自然成为主要参赛者。网易云音乐方面告诉《第一财经》YiMagazine,台湾乐团在平台上的数据表现是他们做出趋势预判的原因之一。这意味着,此次“石头计划”将为扶持摇滚乐队给予更多帮助。
在《乐队的夏天》上,老牌劲旅和新生团体走入大众视野,朋克、金属、英伦等各类风格悉数登台。紧接着,优酷和灿星制作的《一起乐队吧》也即将在盛夏播出。
如果说台湾乐队确实刺激了部分消费,打开了乐队文化消费的市场,另一方面,乐队文化符合了当下青年的生活态度。这是否就意味着小众乐队的夏天真的来了?
育音堂创始人张海生认为,在内容生产端,和东亚其他地区相比,应当成为主要生产力的内地乐队还没有准备充分。“现在Shogazing(自赏)、City Pop(都市流行)等风格的乐队来巡演的数量越来越多。”张海生说,在这一流行趋势下,内地乐队还在模仿阶段,是这一轮台湾乐队填补了一些市场空缺。他们甚至有了流派名“台北新浪漫”。
这批台湾乐队之所以能崛起与台湾成熟的音乐工业密不可分。更大的问题还在于产业连接乐队与消费者两端之间的部分,由于内地音乐市场缺乏健康的历史演化,唱片工业与演出体系尚未完备,数字音乐便迅猛来袭。而建立起音乐评价标准、培养原创音乐人才,乃至音乐产业链条的完善,这与时下流量快速变现的互联网思维还有需要协调的矛盾。半道崛起的偶像产业势头轰轰烈烈,无疑为这一需要历练的进程增加了可变因素。
不论是开垦市场的台湾乐队,还是走向地上的内地乐队,这些乐队和其背后的经纪公司们事实上也面临着另一个挑战,是追求互联网流量塑造人设以便吸引更多的粉丝和品牌合作,还是坚持作为音乐产业中原创音乐的一支,以作品而非人设来吸引听众,是他们需要做出的选择。正如现在蔡维泽在街声专访时所流露的困惑:“一定有因为我而接触到更多乐队的歌迷,但其实,还是有蛮多粉丝喜欢人设之类的东西,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为何台湾这等弹丸之地能孕育出如此多的优秀独立乐队,小众乐团?
1.台湾独特的氛围是孵化乐队的关键
台湾现代多元音乐离不开他天然的优势,较为独立的海岛环境使它能够吸收各个地区国家的音乐,开放积极的政策,一年四季的音乐节,久而久之便孕育出了一支支独特又有趣的台湾独立乐队。而当一批批优秀的音乐人或乐队诞生,听众的口味也会随之升级,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可能就是台湾乐队圈保持活力的原因之一。
2. 这些乐队被称得上优秀的原因:新颖,随性,思考
台湾的独立乐队之所以收到称赞与追捧,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听起来比较“新”和“杂”。
“新”是在于它们打破了之前我们对台湾的刻板印象,以前可能会觉得台湾上都是“小清新”“小确幸”的氛围。但这些都被15年的一阵“大风吹”吹走了,露出了许多扎根已久的独立乐队,草东,告五人,茄子蛋,落日飞车,Sweet John,椅子乐团,deca joins等,他们态度鲜明但都暗含了现代青年对于丧,对于浪漫,对于流行的一些想法。这样“新”的浪潮,迷人且性感。
“杂”则在于它们的多元化。戴上耳机,你就能感受到落日飞车的浪漫柔情,康士坦的变化球那半推半就的丧,告五人极具感染力的旋律,草东没有派对澄澈真实的愤怒,椅子乐团的随意洒脱。这些乐队都有各自的精神内核等待着你去探索,点开台湾乐队的榜单,相信它不会让你失望。
推荐的宝藏乐队!(排名不分先后)
1.椅子乐团,推荐《日常的镜头》;
2.Deca joins 推荐《浴室》;
3.告五人 推荐《披星戴月的想你》;
4.先知玛莉 推荐《礼拜天情人》;
5.这位太太 推荐《月亮》;
6.hellonico 推荐《接下来如何》;
7.法兰黛 推荐《我只是你的爱人》;
8.南瓜妮歌迷俱乐部 推荐《我多么想成为你的鹿》;
9.那我懂你意思了 推荐《没有人呢在乎你在乎的事》;
10.vast&hazy 推荐《与浪之间》;
11.贰伍吸烟所 推荐《Anna》;
12.雾虹 推荐《突如其来的忧郁》;
13.甜约翰 推荐《降雨几率》;
14.tizzy bac 推荐《you'll see》;
15.孔雀眼 推荐《山上的人》;
16.康士坦的变化球 推荐《搁浅的人》
17.脆弱少女组 《我知道我失去你了》
18.落日飞车 《My Jinji (我的金桔)》
19.DSPS 《我想进入感情的海洋》
20.Theseus 忒修斯 《孤岛灯塔(Desolate Lighthouse)》
21.I Mean Us 《You So(Youth Soul)》
22.浅堤 《高雄(Kaohsiung)》
23.Tizzy Bac 《You'll See》
24.SoulFa灵魂沙发 《Lover Song》
25.康姆士 COM'Z 《放开》
26.旺福 《有星星的晚上》
27.美秀集团 《米儿(Mia)》
28.Vast & Hazy《与浪之间》
29.The Fur.《short stay》
30.草东没有派对《山海》
台湾最强的17支后摇乐队:
「台湾后摇乐团」前 10 名分别是:甜梅号、晨曦光廊、声子虫、阿飞西雅、8 厘米天空、Triple Deer、银巴士、昴宿、selfkill 和微光群岛。

晨曦光廊
晨曦光廊,来自台南,风格更偏向Indie Rock,成军十年有余。
一开始的初衷只是想玩出不同于流俗音乐的曲风,于是尝试了许多不一样的编曲方式。2009 年发行第一张手工同名 EP【晨曦光廊】(Sun Rise) ,2011 年加入了二胡手小晔以及音效师小卫,运用中西乐器合并的方式,并且以台湾 88 水灾的社会议题为背景发行了第一张专辑【因为妳是我们的骄傲】(BecauseYou"re Our Pride)
2012 年因为二胡手以及音效师离开了乐团,再度回到三人团的晨曦光廊,尝试着运用音源取样以及管弦乐编制当做背景音乐,且坚持每张 CD 都是从录音、包装、设计、绘制全手工制作,于 2012 大港开唱(Mega Port)独立发行了《光合作用 - 大港 Mega Port 限定手工 EP》(Photosynthesis - Mega Port Version)并创下连续两年大港开唱 CD 贩卖最快销售纪录。
同年 9 月贝斯手阿吉离开乐团,加入了新的贝斯手小鬼,并在 2013 年 2 月发行最新音乐作《60km/h》。2016 年发布《遗失的人间童语》,2018 年发布《贰零壹捌》,转为偏民谣曲风,闽南语演唱,并在同年与房东的猫合作
至今晨曦光廊曲风广泛,乐手为人温顺谦和,特别爱哭。
甜梅号
台湾后摇的先驱,成立于 1998 年 3 月份,当时的成员分别是就读于世新、实践和台大的吉他兼主唱小白,贝斯叶子,鼓手佑子。
三位成员都热衷于 Sonic Youth 的白色噪音和 Mogwai 厚重音墙,所以首张专辑中无意识的模仿了他们的音乐。
经过十多年的磨练,甜美号脱胎换骨,成为了台湾地区最具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乐团之一。音乐简约而令人沉溺,时而用优美细腻的旋律勾起你最深沉的情绪,时而又用最无韵律的音墙来轰炸你的耳膜。

2014 年 3 月 4 日,甜梅号改名「微光群岛」;2015 年,乐队正式宣告解散。感谢所有为我们提供音乐的人们,感谢宝岛后摇音乐人的存在。
电影配乐:
林生祥,1971年出生于台湾高雄美浓镇,客家流行音乐人,前交工乐队灵魂级人物。
1998年,在与美浓爱乡协进会合办《过庄寻柳》、《游荡美丽岛》演唱会后,决定组成“交工乐队”用音乐参与反水库运动。1999年4月,美浓反水库运动音乐专辑《我等就来唱山歌》出版,专辑获得当年台湾金曲奖非流行类最佳作曲人与制作人。2001年“交工乐队”第一次前往欧洲参加世界音乐节,并在年底发表第二张专辑《菊花夜行军》。2004年完成《临暗》专辑,2006年完成《种树》专辑。荣获2000、2002、2005、2007年台湾金曲奖。
2017年11月25日,获得第5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2018年6月23日,凭借《有无》获得第29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单曲制作人奖 。
台湾金曲奖
第29届(2018年)
奖项名称 | 获奖者及作品 | 年度专辑奖 | 《C’mon in~》 | 最佳国语专辑 | 《心里学》 | 最佳国语女歌手 | 徐佳莹《心里学》 | 最佳国语男歌手 | 陈奕迅《C’mon in~》 | 最佳新人奖 | 茄子蛋《卡通人物》 | 最佳乐团 | 董事长乐团 | 最佳演唱组合 | 顽童MJ116 | 最佳音乐录影带 | 张惠妹《身后》导演:罗景壬 | 年度歌曲 | 卢广仲《鱼仔》 | 最佳作词人 | 宋冬野《郭源潮》 | 最佳编曲人 | 温奕哲《阎罗王》(演唱者:阎奕格) | 最佳专辑制作人 | 李宗盛《仍是异乡人》 | 最佳单曲制作人 | 林生祥《有无》 | 最佳台语专辑 | 茄子蛋《卡通人物》 | 最佳台语女歌手 | 张艾莉《艾莉,爱你》 | 最佳台语男歌手 | 萧煌奇《人生我敬你一杯》 | 最佳原住民语歌手 | 桑梅娟《渲染》 | 最佳原住民语专辑 | CMO乐团《直美》 | 最佳客语歌手 | 秋林《大岭脚下2》 | 最佳客语专辑 | 黄连煜《黄泥路》 | 演奏类最佳作曲人 | 钟兴民/红树林《钟兴民作品集》 | 最佳专辑装帧设计 | 廖俊裕《兄弟没梦不应该》 | 演奏类最佳专辑制作人 | 许郁瑛《happened,happening》 | 演奏类最佳专辑 | 许郁瑛《happened,happening》 | 最佳演唱录音专辑奖 | 《家Ⅲ》 | 最佳演奏录音专辑奖 | 《happened,happening》 | 特别贡献奖 | 苏芮、郭宗韶 [6] |
第30届(2019年)
年度专辑奖 | 蔡依林《Ugly Beauty》 | 最佳国语专辑 | 孙盛希《希游记》 | 最佳国语女歌手 | 林忆莲《0》 | 最佳国语男歌手 | Leo王 | 最佳新人奖 | ∅ZI陈奕凡 | 最佳乐团 | 闪灵 | 最佳演唱组合 | 椅子乐团 | 最佳音乐录影带 | 落日飞车《Slow》 | 年度歌曲 | 蔡依林《玫瑰少年》 | 最佳作曲人 | 艾怡良《Forever Young》 | 最佳作词人 | 李宗盛《新写的旧歌》 | 最佳编曲人 | 尊室安《遥远的所在》 | 最佳专辑制作人 | 王双骏《L.O.V.E.》 | 最佳单曲制作人 | 余佳伦、黄宣《不开灯俱乐部》 | 最佳台语专辑 | 廖士贤《西部》 | 最佳台语女歌手 | 江蕙仪《露螺》 | 最佳台语男歌手 | 流氓阿德《温一壶青春下酒》 | 最佳原住民语歌手 | 雅维·茉芮《斯瓦细格》 | 最佳原住民语专辑 | 《斯瓦细格》雅维·茉芮 | 最佳客语歌手 | 杨淑喻《理所当然》 | 最佳客语专辑 | 《落脚》罗思容 | 演奏类最佳作曲人 | 许郁锳 | 最佳专辑装帧设计 | 黄家贤、杨丰铭《擒虎记》 | 演奏类最佳专辑制作人 | 陈建年 | 演奏类最佳专辑 | Lines&Stains | 最佳演唱录音专辑奖 | 林忆莲《0》 | 最佳演奏录音专辑奖 | The Journey | 特别贡献奖评审团奖 | 黑名单工作室 [7] 王若琳 |
注:内容与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我将及时处理。 |
|